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麦芽的选方.炮制及食疗价值

发布:huarongmalt 浏览:2667次

选方

  1.化积散(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),功能消食滞,化痞积,治小儿宿食不化,积滞痞块,面色萎黄,不思饮食,腹大膨胀。2.化滞调中汤(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),治积滞胀满。3.消谷丸(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),治脾虚不能消化水谷,胸膈痞闷,腹胁膨胀,日久不愈,食减嗜卧,日无味者。4.回乳四物汤(《民间经验方选》),功效:回乳,处方:炒麦芽100g 熟地20g 当归20g白芍20g川芎20g甘草10g。用药禁忌1.《食性本草》:久食消肾,不可多食。


  2.《汤液本草》:豆蔻、缩砂、木瓜、芍药、五味子、乌梅为之使。


  3.《本草经疏》:无积滞,脾胃虚者不宜用。


  4.《本草正》: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。


  5.《药品化义》:凡痰火哮喘及孕妇,切不可用。


 

动植物形态


  大麦 越年生草本。秆粗壮,光滑无毛,直立,高50-100cm。叶鞘松弛抱茎;两侧有较大的叶耳;叶


  大麦作物

大麦作物


舌膜质,长1-2mm;叶片扁平,长9-20cm,宽6-20mm。穗状花序长3-8cm(芒除外),径约1.5cm小穗稠密,每节着生3枚发育的小穗,小穗通常无柄,长1-1.5cm(除芒外);颖线状披针形,微具短柔毛,先端延伸成8-14mm的芒;外稃背部无毛,有5脉,顶端延伸成芳,芒长8-15cm,边棱具细刺,内稃与外稃等长。颖果腹面有纵沟或内陷,先端有短柔毛,成熟时与外稃粘着,不易分离,但某些栽培品种容易分离。花期3-4月,果期4-5月。


  功效分类


  消食化积药


 

炮制方法


  1.炒麦芽: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,取出放凉。


  炒麦芽

炒麦芽


2.焦麦芽:同上法炒至焦黄色后,喷洒清水,取出晒干。


  3.麸制:先将麸皮撒于锅内,待麸皮冒烟时,倒入净麦芽,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为度,取出,除去麸皮放凉。每1kg麦


  性状鉴别 颖果两端狭尖略呈梭形,长8-15mm,直径2.5-1.5mm。表面淡黄色,背面浑圆,为外稃包围,具5枚,先端长芳已断落;腹面为内稃包围,有1条纵沟。除去内外稃后,基部胚根处长出胚芽及须根,胚芽长披针形,状线形,黄白色,长约5mm,须根数条,纤细而弯曲。质硬,断面白色,粉性。气无,味微甘。


 

药物应用鉴别


  麦芽长于健胃,通乳。用于脾虚食少,消化不良,乳房胀满,乳汁郁积;炒麦芽偏于行气消食,回乳,用于脾运不佳,便溏日久,妇女欲断乳汁;焦麦芽专于消食导滞,用于食积吞酸,脘腹闷胀。


食疗价值


  大麦经发芽,干燥而成。生用或炒用。


  性味甘平。能消化米面类食物,并可回乳。用于米面类食物引起的食积不消和妇女断乳,或乳汁郁积,乳房胀痛。前者,常配山楂、神曲,煎汤或作丸服,后来,可单用本品,煎汤服。回乳须用30~120g。


  麦芽含淀粉酶、转化糖酶、蛋白质、蛋白分解酶、维生素B、卵磷脂、麦芽糖、葡萄糖等成分。若将本品制成浸膏,有滋养补益作用。其它补脾润肺药作煎膏(膏滋)时,本品可作滋润、赋形剂。


版权所有:泰州市华荣麦芽有限公司 地址:泰州市海陵区兴晨路16号

备案号: 苏ICP备16019646号-1 Copyright © 2016 huarongmal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【免责声明】